关键字:   标题 内容
 
姓名:夏天
选择哪类书画家作品能升值?2014-12-30 08:10:04
选择哪类书画家作品能升值?请予指教。

回复: 此问题我们过去有过回答。现将《诚一斋教你买字画》中回答此问题的内容转载如下:
  目前市场上的作品分为两种,清代以前作品称为古字画民国以后作品称为近现代、当代字画。古字画的鉴赏需要很多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投资收藏风险较大。

对于当代名家作品,投资风险相对要小得多,因为已故名家的作品真伪很难辨别,初入门者不宜购进。对健在名家的书画作品,可直接找作者本人鉴定,只要作品好、价格适宜,即可购进,定有增值空间。增值的幅度大小关键取决于你的眼力和胆识,以及投资量的大小。例如上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著名国画大师黄胄先生以驴最负盛誉,但当时其作品最精美的四尺整纸,市场价也不过人民币一两万元左右,而现今市场价都在数百万以上。书法大师启功先生等名家作品也是如此。

那么怎样选择合适的书画家作品来进行投资呢?抛开真假问题不谈,关键在于寻找有投资潜力的画家。依诚一斋来看,投资当代书画家可按以下类别选择:一为可成一代大师,能在中国书法史、绘画史上青史留名的(如沈鹏、欧阳中石、李铎、史国良等);二为院校派开宗立派人物(如何家英、田黎明、唐勇力、王镛等);三为国家政府成立的重要画院的重要画家(如中国国家画院的范扬、梁占岩、贾广健等,中国艺术研究院的赵建成、方向等,北京画院的王明明、袁武等);四为中国美协、书协的主席、副主席及理事中画得好的大家(如刘大为、冯远、苗再新等);五为各省市顶尖人物、各大画派掌门人(如刘文西、杨之光、方增先等);六为年轻一代有学术价值和升值潜力的60后、70后及80后画家(如陈鹏、孙震生、徐光聚、李嘉儒等)。在这六类书画家之间,他们的艺术价值和珍藏价值各有不同,对于同一作者的不同作品价值也不俱同,要注意区分每位画家的学术性作品、精品作品和应酬之作。从研究价值和经济价值观念来说,学术性作品的价值应高于一般作品的三倍价值,所以说不是每位书画名家的作品千篇一律价值俱同。因此,一位成熟的收藏家收藏的作品,回报效益大小关键全靠本人的眼力和判断力。

有了鉴赏能力和分析能力,余下的就全靠你的才能和胆识,做出战略性的收藏决策。这里特别提醒有关中青年书画家的作品选择投向问题。从古至今,各个朝代,凤毛麟角的一代宗师、大师都是经千锤百炼之后,追求前人和吸取艺坛精粹墨迹,形成独俱风格之后,得到社会的认可,后人作为历史性艺术研究的追求,才被公认为一代宗师、大师。

借鉴宗师、大师们成名的一生创作经过,对收藏投资选择有发展潜力的中青年书画家的作品,应从三个方面去分析:

其一,古今艺坛,能博得一代宗师的都具有很高的文化学识和涵养。首先要选择诗书画熔于一体的全才的作品。中国画有史以来,以文人画为主向,文人画家的作品能代表各历史时期文化的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他们的力作是各个时代的里程碑。所以在后人的艺术鉴赏追求中,深受珍藏者的喜爱。另外,从历史文化追求和继承方面,俱具有一定研究价值。目前,中青年书画家众多,能够称为诗书画全才的人物寥寥无几,若能投资这样的作者,投资他们的作品,风险几乎不存在。但是艺术品是一项长线的投资项目,与其他产业不一样,今天投入明天就能见到效益是不可能的,否则,就不存在“收藏”这个名词了。

其二,选择作者本人单项突出的实力作品,像当代著名画家史国良的人物,何家英的工笔人物,作品既有传统的基本功,又有现代色彩的神韵,深受珍藏者青睐。像他们的作品,价格每年都在上涨,类似这样的杰出人物,要抓住时机,只要价格适宜,作品珍藏以后,就会有大幅度的升值空间。

其三,选择雅俗共赏的作品。当今书画名家众多,艺术品的创作题材百花齐放,有的画人物、有的画山水、有的画花鸟草虫等等。即使同一作者,所画的题材也众多。在作出投资决策之前,应考虑到作品买入、收藏若干年之后,再把珍藏品投入市场,与观众公开见面,是否还能雅俗共赏,行内行外人士还能否异口叫绝,这是很重要的一个问题。雅俗共赏的作品要画得好,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它们都是千里挑一的高手所作,这样的作品一般经济效益增长速度较为平稳,但是市场上销售量也最大,收藏投资数量比其他作品也要多,最好批量买入,因为观赏的人士,一般人都能看得懂作品的内容。投资他们的作品,若干年后不愁出售,经济效益保值、增值也相当稳定。

 

 


 
姓名:明天更美好
书画收藏如何防止买到印刷品?2014-12-26 17:13:10
请教诚一斋,书画收藏如何防止买到印刷品?

回复: 这个问题过去回答过。我们在新书《诚一斋教你买字画》中也有谈及。随着国内书画拍卖行情的快速升温,特别是古书画作品跨入“亿元时代”,各种五花八门、花样翻新的书画造假伎俩也相继出现。尤其是近一两年,一种以“高仿真书画印刷品充真”的造假手法在市场中屡见不鲜。许多印刷品已涌进大拍,以“书画印刷品充真”已成为相当普遍的一个行业现象,一些公司大拍中印刷品的比例甚至在10%以上。

高仿真书画技术本身,最早本来是为了方便书画爱好者的学习、临摹和研究而发展起来的产物。民国时期,大量的仿真书画多使用石版印刷和珂罗版印刷技术,那时的精美印刷品现今我们还能在近年的“古籍”拍卖专场中不时见到。荣宝斋根据我国古老雕版印刷的技术发明了“木版水印”,通过勾描、刻版、印刷三个步骤,运用水墨渗透原理显示笔触墨韵,凭借简单的工艺和复杂的操作技巧,对各类书画精品进行高仿真的还原复制。由于所用纸绢、墨、色等原料及装裱与原作相同,因而木版水印的成品具有酷似原作的效果,几可乱真。

在上世纪70年代,台北故宫曾委托日本“二玄社”独家仿真复制其所藏代表性的宋元以来古代书画巨作,日本专家历20年之功,专门研制了超大型摄影机,进行同比例摄影制版和多色印刷技术,并使用特殊的纸和绢,从笔触、墨色、古旧感都逼真还原了原作的面貌,制作之精微,艺术价值之高,都是历史上任何一种书画仿真技术所无法比拟的,称其“下真迹一等”绝不过分。

在日本二玄社之后,国内进行书画高仿真印刷技术研制开发的主要先后有雅昌文化公司和圣彩虹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两家。雅昌采用的是独有的立体扫描技术,记录画作的三维数据,其像素最高可达到3.8亿,在技术上更胜一筹,根据尺寸大小、制作难度,价格在几百万元到上万元不等。2008年,雅昌曾推出5个高仿真书画艺术展。就在今年某拍卖公司春拍期间,雅昌还特辟一个展区向外界展示了其先进的古书画高仿真技术,至今印象深刻的有明代画家沈周的《鸡》,仿真效果可称惟妙惟肖。2009年,圣彩虹也曾与天津博物馆联合推出了《“丹青重宝——首届博物馆藏中国古代书画珍品仿真艺术展》。就目前国内所达到的工艺制作水平来看,如果不声明是印刷品的话,已完全具备在拍卖场迷惑买家的水准,这一点毫不夸张。

目前,市场中的高仿真书画印刷品从工艺上来看,大部分是使用高像素喷墨印刷工艺,木版水印的数量已经很少,只是在前几年拍卖场上曾出现过木版水印类的假画。因为从扫描精度、制作逼真、成本时效上,前者都具有很大优势。毕竟木版水印还要在梨木上刻版,在75%的湿度环境中进行人工水印,这些人工的操作与现代高科技仿真相比都明显落伍了。

眼下市场中常见的书画造假主要有三种:其一,造假者根据大师和名家的画集出版物进行人工手绘克隆或拼凑,这种手法由于造假者不具备大师和名家深厚的绘画功力,每每笔墨和神韵与原作相距较大,一般来说真伪比较容易识别。其二,完全依照出版物采取现代高科技印刷的手法,以求得同大师真迹的“分毫不差”,来达到迷惑买家出售赝品的目的。这种手法由于采用了先进的高科技印刷工艺,往往在色彩、神韵上与原作非常相似,具有很大的欺骗性,对印刷技术不了解的买家极易上当受骗。第三,运用“混搭”手法,一半印刷,一半雇人手工绘制,既具有彩色喷墨印刷的精致,又不失人工描画的笔触,不仔细观察的话,甚至连行家里手也难免上当。

根据笔者多年的市场观察,现今国内拍卖市场中古代书画真迹的比例不超过十分之一。为了满足近年大量进场的新兴市场投资客追逐书画升值的需求,拍卖公司只能用大量的赝品来充数。在赝品不足的情况下,于是一些人巧动脑筋,干脆不惜拿印刷品以假充真,最终导致当下众多的印刷品在拍场中屡见不绝。有时一场拍卖会,1000多件书画中,印刷品数量竟多达上百幅!如此多的印刷品,对买家形成了很大的杀伤力,许多对印刷品了解不多、一知半解的买家成为牺牲品,整个书画市场的声誉也深受其害。

面对印刷品在当今市场中招摇过市屡屡得逞的现状,买家该如何应对和规避收藏风险?笔者认为,首先应对市场中混杂印刷品的现状有充分的认识,保持高度的心理警惕;同时可多观摩类似雅昌的高仿真书画展,仔细研究比对印刷品与真迹的细微差别,为辨别印刷品打好技术支撑;此外,对“半画半印”混搭的赝品更不要麻痹,这类加工后的印刷品须多加小心防范。一些贩假者为了让买家看不清晰,会故意选择将仿真印刷品放在镜框中,这时只有高倍的放大镜和专业手电筒才能识破其伎俩。

 


 
姓名:请教
请教2014-12-18 18:54:58
著名人物画家王珂的潜力如何 可以大量投资吗

回复:不便公开回复,请致电诚一斋咨询。

 
姓名:谷家
胡秋萍2014-12-17 14:33:45
胡秋萍的书法市场评介颇高,业内是如何看的呢?

回复:  这里将原中国书协主席、著名书法家沈鹏先生的文章转载如下,供您参考。
                         
                            多面与高度
                                                                   
                             沈  鹏

    胡秋萍同志的才华是多方面的。她写散文,作诗词,能吟诵,兴趣广泛。这些都滋润了她书法的厚度与风采。她有胆识,有中原豪士的雄姿,也不乏女性的婉约。写散文、诗词,善于从身边的经历体悟,真挚而细腻,从内心深处开掘,像“一簾清影涤心尘”,“狷介谁怜,残月如钩以梦填”,体现了一个孤独的灵魂,不欲人知又有诉人的心境。到了新疆那样辽阔的边远地区,又发出“奈何寸草不生地,尚有青云一己知”的浩叹。看来,性格活泼的秋萍,也颇多内敛。真正的孤独者常常是深刻的。        
    胡秋萍的书法从王铎来,膜拜与规摹,都可以看出她的定力与魄力。王觉斯曾称对米南宫要寝卧其下,秋萍对王觉斯也体现相类的神情了。但秋萍同志又是不满足的,她在试验性的探索中循环往复,孜孜不倦。王觉斯遍临阁帖,又有创造性的发挥,这当中不仅有勤奋,有胆识,还有屈辱和苦难带来的对自身的突破,可遇不可求。包括王铎涨墨的处理以及由此对章法的随机处理,既有工具的原因,更有艺术家对“艺”、“道”的把握,怎样追寻古人的精神并破译古人的方法,其实在当代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现在有宿墨墨汁,很方便使用,似乎也成为一时潮流。弄得不好,丰富艺术语汇却使语言乏味。我曾经表扬秋萍同志对涨墨的追求,善于领悟的秋萍没有停留在小技拾人的层面。近年,她又在做历代草书赏临的学习和研究,这使她的草书创作道路得以拓宽。她的草书宗法传统,既有“二王”笔意,又有唐张旭、怀素雄逸挺健的风姿兼以王铎浑厚开张、墨色淋漓的气势,有自己的风格。秋萍秋萍对草书有其理性思考,她认为:草书是极理性极浪漫的艺术。说明她对书法的功力、才情、修养并重。对笔墨追求有高度,把自己的草书创作定格在“诗意生命的迹化”,由此可以透视她的慧智。               

  
 

 
姓名:刘悦
欧阳中石 书法 求鉴定真伪2014-12-17 11:04:12
我手上有一件欧阳中石书法,请你给鉴定下,如果是对的东西,估价在多少?

回复: 一件仿早期东西。初看有几分形似,但细看笔墨无变化,用笔死板、无力,没有神采,与真迹相差甚远。

 
姓名:郑
请教2014-12-16 15:44:04
请问苏士澍作品什么价位?

回复: 每平尺在一万以内。

 
姓名:张
请教2014-12-16 15:40:46
很喜欢苏适的字,请问什么价位?贵画廊能上他的作品吗

回复: 已上作品三幅。

 
姓名:厚德载物
请问 刘文生。王根生 马国强 作品潜力如何?2014-12-16 09:36:24
请问请问刘文生王根生 马国强 作品价位,以及升值潜力怎么样? 谢谢您

回复: 对于与我们相熟的书画家,有些问题不便于在公共平台回答。建议购买《诚一斋教你买字画》一书,从中寻找答案。

    本书工本费100元。请与郭女士联系。
   
    联系电话:010--8255 6815    手机:186 1230 0223
 
 

    QQ: 1217 739 490
 
    支付宝:   131 776 9094@qq.com 
 
    工商银行:  622202 020011 2636911


 
姓名:椰家
收藏界有“南管北李”之说吗?2014-12-15 12:03:17
《参考消息》报登载的广告说,画坛巨匠“南管北李”(管锄非和李可染)的弟子,画梅的邱宗辉9800元一套限量发行150套《中华梅四条屏》,有收藏价值吗?

回复: 黄宾虹和李可染都是中国山水画开宗立泒的人物,把中国画特别是山水画的创新发展推向了一个高度。因此,不论是收藏界,还是美术界,都公认“南黄北李”(黄宾虹、李可染)之说。广告上说的“南管北李”之说,说他们欺世盗名都是轻的。把一个江湖画家与李可染并称,这不仅是对李可染大师的亵渎,更是对社会的公然欺骗。江湖画家的弟子就更不值一提了。至于书画按套发行就是典型的行活(批量生产称之为行活),是没有任何价值的。
    记住,真正的大画家是无需做广告的。书画是艺术品,一幅几千元的字画是不会有收藏价值的。不要用真金白银血汗钱去买这种 垃圾字画。


 
姓名:金水
请教2014-12-15 09:29:57
同是一个画家的作品(如苗再新、李铎),为什么北京东方阁美术馆的比你们和其他画廊便宜那么多?

回复: 应当说,当代书画价格还是十分透明的。遇到这种情况,你只需问对方敢不敢带你拿着作品面见画家本人鉴定?如果他敢去,画家说是真的你再买。如果他借种种理由推辞不去,你就明白是咋回事了。还要注意一点,必须是真正的大家、名家作品,如果是江湖“艺术家”的东西,那连鉴定的必要都没有了,因为那本身就是“艺术垃圾”。

总数:1281129首页上一页下一页尾页 页次:27/129
您是第 28781681 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