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   标题 内容
 
姓名:东营李明
张复兴2014-09-23 23:33:23
请老师看一下张复兴这幅山水画,已发您邮箱了,这是刚掏来的,不知是哪一年的,谢谢!

回复:真迹。

 
姓名:李坤
咨询2014-09-22 22:10:43
你好,我想问一下欧阳中石作品现在的市场价位,如果买的话怎么才能买到真迹?

回复: 
    五至七万之间。诚一斋所售所有书画作品均为真迹。
    如何保证不买到假画?
    第一,不要贪图便宜。全国各地特别是北京、河南、山东济南等一些打着“保真保退”的所谓“诚信画廊”、“美术馆”,卖的却是不折不扣的高仿字画和印刷品。他们的要价明显低于正规的品牌画廊,甚至不到品牌画廊的三分之一。当你遇到这样的便宜货,头脑一定不要发热急于去“捡漏”,而要多问几个为什么?他们卖的字画为什么比正规画廊便宜那么多?一个小画廊居然比有背景的大画廊卖的便宜,他们的东西哪儿来的?什么同一个画家的作品价格差距这么大,他们卖的就算是真的,是精品吗?既然他们公开在网上卖且又这么便宜,那些专门雇人成天在网上盯着捡漏的画廊为什么不捡而抡到我一个门外汉来捡?这样一问,你就知道该不该买了。
    第二,提出见画家本人。如果对方一口咬定坚持说他卖的是真画,并且“来自书画家本人”。那么很简单,你就问他:“可以带我找画家本人当面鉴定吗?”如果是卖真画的画廊,一般情况下是会答应或设法带你见画家本人的(个别大牌画家如范曾等年事高不见人的老画家除外)。如果是卖假画的,他就偃旗息鼓、不敢吱声了。或者是煮熟的鸭子——嘴硬,但就是以各种理由推辞不去——画家认得他们是老几呀!
    第三,买带有与书画家合影的书画作品。有人会说,合影有造假的、PS的。没错,确实有。但是,那个是很容易看出来的。就目前的造假、合成照片来看,还没有达到看不出真假的地步。那么,怎么看真假照?一是看整幅照片特别是人与书画作品光线是否一致;二是看作品纸张是否有纹理(造假的照片作品一般看不出纸的纹理);三是看字(画)是否是“挪”上去的,与纸是否有距离(悬空)感。如果你仍看不明白,不要紧,你拿上照片让照相馆专业的师傅帮你看一眼,他们一眼就看出来了。
    总之,买画与买服装一样,有品牌店和小店之分。品牌画廊是做有品质保证的作品(进货渠道正规,去世书画家作品要找到该书画家家属,或对该书画家作品有专门研究、行内公认的权威专家把关,其中艰辛只有做书画的人才知,局外人是无法体会的);而小画廊不保真,不可否认,他们也有真品,但10幅作品里掺三两幅假画,你不幸买到就付出惨痛代价了。人家价格低,不是挣真画的钱,而是挣假画的钱(一幅假画成本几百元,卖十幅真画掺一幅假画就挣够了)。了解了这些,相信你就明白为什么品牌画廊和小画廊之间会有价格差距了。


 
姓名:刘方
刘怀勇2014-09-21 22:40:41
请问刘怀勇的市场潜力如何,其市场价多少?谢谢!

回复:有价无市。收藏者少。

 
姓名:王广群
刘文西书法2014-09-20 03:28:54
云水风度.松柏气节多钱

回复:8万

 
姓名:山东画廊
抄底2014-09-15 07:55:16
大形势对书画还是有影响的,很多小画廊都歇菜了,诚一斋还在大买特买,很佩服诚一斋的眼光和魄力。请教现在是抄底的时机吗?可以投资谁的好?

回复: 从长远看,字画将是最好的投资项目。反腐会使礼品市场减少,但反过来收藏市场却会扩大。过去多是老板买字画送官员,现在则更多的是官员自己投资买字画。因为,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字画是最省心、最升值、最不显眼的投资品。一般人都是追涨不追跌,做画廊的则应反过来,趁价格低时抓紧囤货 。现在炒作的书画家很多,投资要睁大眼,选那些艺术上得到公认,市场认可度高,年龄在五十岁至六十岁左右,价格相对不高能翻番的书画家投资,一定会取得好的效果。

 
姓名:收藏
胡秋萍2014-09-14 17:42:34
小幅精品每平尺是多少钱

回复:1万一尺。

 
姓名:同行
方向作品2014-09-09 17:44:46
我也是做画廊的,想从你们那里买方向作品,能否优惠?买的多的话最低什么价?

回复: 我们对外是6万一尺,画廊同行会给空间。但因来价高,重彩费工耗时,方向老师画这种慢,我们手上作品也不多,不会有太大优惠。具体请致电我们协商。

 
姓名:张表征
方向2014-09-03 20:33:34
山东有人最近是在办方向画展吗?

回复:
展览名称:园梦 —— 方向画展

展览时间: 2014912日-1020

开幕式时间:201491210:30

主办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
                    
山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学术支持:中国美术家协会艺委会

协办单位:雅昌艺术网
                 
中国画观察
                 
北京星光书画院
                 
当代岭南艺术研究院
                 
广东时代传媒有限公司
                 
广州华艺国际拍卖公司
                  
潍坊银行        

媒体支持:淄博日报
               
临淄广播电视台
                
中国书画导报
                
中国画观察
                
《收藏·拍卖》杂志社
               
《时代周报》
                
《当代岭南》
                
《水墨中国》杂志社
承办单位:齐文化博物院
                    
云志艺术馆

展览地点:云志艺术馆(中国·临淄)

方向简历: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中国画学会理事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
     1967年出生于广东省汕头市, 1988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
 作品获第九届全国美术作品展银奖(1999年,中国文化部,中国美术家协会)、第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铜奖(2004年,中国文化部,中国美术家协会)、庆祝建国五十周年广东省美术作品展金奖(1999年,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第一回展金奖(1997年,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庆祝建国六十周年广东省美展银奖(2009年,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参加百年中国画展” “上海双年展” “北京美术双年展” “深圳国际水墨双年展”“新中国画展” “中国美术年中国山水画、油画风景展” “中国画双年展等重要展览。在北京、广州、深圳、伦敦、曼谷、菲尼克斯、路易斯维尔、墨尔本、三藩市、纽约、芝加哥、新加坡、香港等地举办个人画展。
  出版有《当代中国画家丛书·方向》、《当代中国山水画新篇章·方向卷》、《当代中国画精品集·方向》、《方向画集》、《当代中国艺术家画库·方向画集》、《走近画家·方向》、《大器丛书·方向卷》、《水墨精神-当代名家作品与技法·方向》、与作家彭见明合集《对影丛书——向往乐山又乐水》、《田园赋·方向作品集》、《名家逸品——方向》、《名家写生·方向写生集》《迷园方向》、《画品丛书——方向篇》、《唯美新势力·方向写意山水画精品集》、《名师写生·方向山水写生》、《大家讲堂·方向山水卷》等一系列画集。


    大家评说:

    田黎明(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院长):论方向都市新山水
       方向是当代优秀的中国画学人,他的画以心灵与时代的交融,呈现出一派都市的山水意象,形成了中国画表现都市情景的新语言、新风格。都市山水是中国画的新课题,近年来,方向专心体验都市审美心境,艰辛的探索使方向在传统山水理念基础上从广义的概念中创造了都市山水的新感受。传统山水以远近之分,重笔势,重墨韵。无论高岭险壁或平坡石矶,笔墨都在审美情境中或天真,或淡泊,或雄浑。
      
方向的都市山水是在传统的整体审美语境中进行了转型,入真景再出真境,其都市情景宜远皆近,气象疏朗,宁静润泽,方向立足审美的领悟获得了闲雅的境象,这是一种浑厚的真切感知,是上升为一种语言的笔墨形象,幻化出方向心体般的园林诗意。方向在传统的山水秩序中找到了内在的表述方式。以观照的理念作为转型的意义,强调的內美与现实审美的体验,把冲突的现实化为和谐的心性,于其中方向体悟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的精神品质。看都市景象,却在笔墨的意味中内含着真与善,品与格,趣与味的联想与品咂。
      
方向的都市山水走进了我们的生活空间,都市的楼群、马路、河道、树木、花园等一切都这么熟悉,然而也有陌生之觉。生活就是这样,往往最熟悉的却又远在天边。方向把远观近看都以感知放到了面前,理想,现实似乎都在眼前,物质的生存与精神的生存统一在笔墨的语境里。我们看到在方向的笔墨中,都市的喧腾之后,浸透出安详,宁静的渴望。在世俗物质表层之下,方向面对着笔墨当随时代之课题,抓住了都市的复杂感,并以内心的沉静渐渐化之,他带着入世便彰显出庄严的风致,遁世则沉潜为淡泊的心态。使都市的审美空间回归到山水的清澈天地,这是方向独特的艺术语境。
田黎明
2014.8.12


    陳平(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
    方向南人也,今已北遷,善畫山水。其山水別眾貌,而有己色。見山水多藏都市中,以國畫融西畫,造樓高萬疊,類山屛環抱。勾池水如鏡,映澈天光九重。有煙霞纏繞其間,亦聞車鳴眾語,更見霓燈閃爍。可謂出山林而入市寰,盡得脫灑,真乃大隱者。見其人,面方如姓氏,目圓亦明向。性頓厚,情儒雅。是當下繁塵中最有己見,而有方向者,亦如姓名也。方向之畫作,乃避舊徑,另開新路,使我眼豁明,領其聰智而不及也。
甲午夏暑陳平記


    范扬(中国国家画院国画院副院长):
    我和方向认识时间够长,是谓老友,方向兄弟年龄比我小,又是小友。方向长得圆头圆脑,讨喜;方向为人性格也好,随和。我们俩一道外出写生,到印度。同吃同住,同室共话,很是谈得来。我随意散漫、行止自由,方向也由我随我,故我引为知己兄弟。方向的画儿是有灵性的,丹青、水墨兼长。前些年方向在羊城,用重彩手法画民居庭院、百姓里巷、朱窗绿廊、花草藤架、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画儿有岭南意味,具当代之色相。方向来京城,又有了水墨都市系列。画城市花园、海景洋房、公交行人,泳池游客、芸芸众生纷纷来君笔下,画儿尽显市井繁华。这组作品纯用水墨,天光水色、楼市车马、闲居散人、匆匆过客、洒洒落落跃然纸上,就如我们平时的所见所闻。画了天气,接了地气,得了人气,这天、地、人三才,方向的画儿里都有了,且画得灵动透亮、清爽明洁,说明了方向心地纯净,无有渣滓。我喜欢方向的画儿,他是个优秀的画家。我喜欢方向这个人,他是我的朋友。
2014.07.30


    何加林(中国国家画院创研部副主任):
     常与人言,天下之大,画家之众,比之史上各朝之总和有过之也。但擅画者甚少,而擅画且如元季倪瓒者凤毛麟角。大凡画者,上可成教化助人伦,下可遣心兴逸性情,皆因其有由物及心、悦目赏心之功;如沐时雨、荡春风之效。知与道同,驭笔墨如天马行空,方寸天地呼吸宇宙。运五色如须弥飞花,咫尺时空寓古怀新,达意畅神何其炫烂,所谓"画者文之极也"。唯知其中妙理者,方可不入俗流,始为方家。吾友方向,于众画家之中另有一格。观其画,如小园散翠、风轻拂纱;味其格,如隔簾观柳、出泥莲花。
       方向画分二类,一类园林一类都市。园林者,南国庭院也。方向笔下:蕉䕃薜萝、捲簾朱廊,鹅戏雀吟、石桥粉墙,上有藤蔓遮蔽、黛瓦勾连之高势;下有风行涟漪、蕙草競芳之妙境。其虫也鸣鸣,其窗也明明。屋檐下,鸟笼垂丝红舌学语;花影中,画案横斜笔墨生香。厅堂空影因雕椅对坐常待客,几前无语觉茶盏余温仍留香。如此画境,非画者经年浸润、玩味其中难以得其三昧。此类画或于闹市中辟一静所,或于郊衢外置一小墅,前者集自然山水于园中,于小中见大千。后者築庭园于自然山水间,犷博中显精微。
       方向用笔轻盈綩约,敷色濃艳华丽,绿肥朱浓,墨沉粉厚。虽未脱岭南风俗之味,亦俗中透雅,巧露文心。乃方向于红尘闹市中周旋俚事、巧避俗尘之內心写照。亦是其栽花种果、品茶奕棋、以文会友、行风花雪月之精神去处。其闲适也安安,其修性也文文。然,方向所绘都巿则与之迥然不同。都市者,现代城巿繁华之景像。方向画中:或高楼林立,或车水马龙,或巿井商舖,或游船港阜。纵有丛树叠翠层楼比窗矗拔之高标,横有街衢电轨人行车驰曲游之迴川,其方也直直、其圆也曲曲,方圆互动,张力满满。都市之景最难画,皆因其状物硬冷,疏于情态。更因其异于古构,无法可循。是故偶有绘之者,皆因高楼层层畏其重复而止步。余二十年前也曾有作,亦因上述原因而弃。都市之绘,最忌用笔板滞,用墨单调,最忌形态乖呆,物物重复。
       今观方向所作之都巿,笔线或粗或细,墨色或枯或润。所画物象,欲直还曲,欲曲还直,非依样葫芦作建筑图稿之样,却兴笔写绘拟山水经营之法,淡墨粗笔,浓墨细笔,复勾叠加相错有致。溥水成面,斫线成点,虚实繁简对应成章。此一扫都市山水呆板无趣之状,得穿插互动意趣生动之态。画中方物形态稚趣而少有造作,弥补都市硬冷规整之不足,凭添几分婀娜。方向所作都市,看似无法,仔细琢磨却与其园林一脉通渠。其运笔自由松动,运墨浓淡有致,其往往于楼群缜密处佈置些园林元素,如石中嵌玉相得益彰。方向所绘都市未必描述时下繁缛暄嚣、世态纷杂之病态,乃是于红尘中体味闲庭信步、冷眼傍观之心境。画中化躁动于安静,变杂乱为有序,形态生动,笔墨灵动,虽非山水体物却具烟霞气象。
       方向之都市,不施重彩浓色,而只以水墨舖陈,比其园林少些艳丽华美,多份氤氲惇厚、平和雅致,当可作水墨园林如是观。时下山水画坛,以都市为山水者少,将都市画出既具笔墨传统、又具当代意味者,唯方向一人。予以为,天下画家十之八、九者皆言画何物,个中略高者言以何法画之,而最胜者,则谓为何而画也。此画者之所以为画者之终极发问,亦是画家之人生价值所指归。
      方向都市山水,非市井俚俗之风俗画,亦非对都市景观之自然描述,而是以文化之心态,假借现代都巿之图像,叙说都市人如何从容面对都市理想之生命家园,画面轻松自如,画法别具一格,既具理性思考又具感性表现,似与其人生理想化为一境,于当代中国画坛独僻溪径,其艺术价值昭然。
      余与方向相交有年,其人敏思少言,淳朴散淡,为人低调谦和,虽生南国却有中原儒风,其德艺双举实乃当今年轻画家中之翘楚。文章千古事,笔墨一时难,他日,方向将如何走向更远之方向,予期待。
甲午荷月雁庐主人何加林于嘉峪关




活动安排:
911
特邀嘉宾请于临淄万豪大酒店报到,电话:0533-7129999
14:30 游览齐故城遗址博物馆、古车馆
15:00 山东民间艺术馆联盟成立大会
18:00 云志艺术馆晚餐
912
8:00 姜太公诞辰3153周年祭礼
9:30 2014中国(临淄)齐文化节暨第五届齐文化博览会开幕式
10:30 《园梦》——方向画展开幕式
12:00 齐轩阁酒店欢迎午宴。
因恰逢齐文化节,上述活动可自愿参加
 
注:
1.地址: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临淄大道308号,齐文化博物院9号馆
2.自驾车于青银高速G20(济青)临淄出口,高铁、动车至淄博站,飞机首选济南,次选青岛。
3.会务联系人:王雯雯 13853393119
4.车站、机场接送:贾文杰 13964330795
5.邮箱:yzysgwww@qq.com


 
姓名:小燕
李铎老师2014-09-02 10:34:08
请问贵斋,李铎老师的书法有无投资价值?现在的市场价大约多少?早期作品价格如何?在拍卖会上很少见李铎老师的作品。李铎老师在当代书坛大体什么位置?谢谢赐教。

回复:

 

沈鹏、欧阳中石、李铎是当代中国公认的书法三大家。李铎1930年生,今年已经84岁高龄了。现任中国文联荣誉委员、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研究馆员、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 将军。历任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六届全国文联委员、第三届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第四、五、六届中国书协顾问,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001年获中国书法艺术特别贡献奖。2006年获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终身成就奖2009年获中国文联第八届造型艺术成就奖。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刘云山2011年8月16日在致《李铎诗词书法展》的贺信中指出,李铎先生是享誉海内外的书法大家。从艺70年来,为书法事业繁荣和发展、书法艺术创作和教育,作出了重要贡献。李铎先生大力提倡继承和发展,在继承的基础上讲发展,在发展的前提下讲继承。其形成了以临、立、变、创为代表的书法理论体系和艺术风格
  李铎自幼习书,曾遍临历代名家碑帖。
广集博釆,兼收并蓄,创出古拙沉雄、苍劲挺拔、雍容大度而又舒展流畅的独特书风,形成了李铎书体。其作品于平淡朴素中见俊美,于端庄凝重中显功力,气度不凡,雅俗共赏,深受国内外人士喜爱。近几十年来,他多次应邀到日本东南亚国家参展和讲学,书法流传到联合国、欧、美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影响甚大。在国内,其作品除见诸报刊和展出外,还为许多重要博物馆收藏,为许多著名胜地制匾刻石,供游人欣赏。
1995年初,李铎第二次完成《孙子兵法》书写任务,总长220余米。并于199574,在军事博物馆向观众展出,气势雄浑,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很高评价和鼓励,国内外影响很大。 
    201181691我爱我的祖国-李铎诗词书法展在京举行,刘云山李岚清孙家正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中央军委领导与30多万观众参观展览,好评如潮,盛赞极其震撼,堪称大气磅礴,大家风范
  李铎学苏、黄、米、蔡、
王铎傅山,旁及郑板桥、何子贞,上溯秦篆魏碑汉隶。他以魏隶入行,独创出古拙沉雄、苍劲挺丽、雍容大度而又舒展流畅的书法风格。其作品于平淡朴素中见俊美、于端庄凝重中显功力,气度不凡,雅俗共赏,深受国内外人士喜爱,在当代书法界占有一席重要地位。
    李铎作品与沈鹏、中石一样,在全国特别是在部队已形成广泛礼品市场。因他身为军人,受命为“公家”写的作品较多,流入市场后对价格造成一定影响。但先生现在年事已高,作品越来越少,今后升值潜力会越来越大。市场早期作品在1万至2万左右一平尺;近年新作每平尺在3至5万之间。
 

 
姓名:刘军
请教2014-09-01 13:44:07
习大大重权反腐败,书画礼品市场受影响。从我们收藏来讲,可以介入抄底了吗?另,书画市场今后更好吗?

回复:类似问题我们前段时间答复过,重新回答如下:
    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明代是抓反腐最严的朝代,对贪腐官员的惩治极其严厉,连剥皮抽筋点天灯都用上了。明朝的最后一个皇帝崇祯成天穿打补丁的衣服,皇后穿的是粗布衣服,但明代的民间收藏却盛兴之极,不乏著名的私人收藏家,他们的收藏品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都是现今任何一个藏家都无法企及的。如明代的严嵩、严世蕃、华夏、韩世能、项元汴、陆完、王延、董其昌、钱谦益等人,均以藏品富绰著称于世。

    明代藏者中固然有藏品盈几溢奁、兼舱压栋者,但更多的是仅有数件藏品的普通收藏者。都穆《寓意编》记述其亲眼历见的藏品,提到四十多位藏主,其中既有像李应帧、沈周、朱存理那样的知名人士,也有许多不出名的收藏者,有的仅留下姓称或职业,如郡城杨氏、城西张氏、无锡邹氏等等,收藏者也不尽是生活富裕的,有的甚至生活比较贫穷,如长洲人邢量行医兼占卜,其族孙邢参以教书谋生,两人都酷爱收藏,但生活困窘。邢量隐居葑门,家中只有折铛败席肃然如野僧”(《姑苏志》卷五十五)。邢参家中客至或无茗碗,薪火断则冷食,尝遇雪,累日囊无栗,兀坐如枯株”(《列朝诗集小传》)。可见饭都吃不上了也不忘收藏,真是饿死事小,收藏事大。

  明中后期江南等地收藏风气很浓,收藏者队伍有从社会上层的达官显宦、豪门富户向一般的士子、商人、普通百姓发展的趋势,甚至连一些身份低下的奴仆也有此好。沈春泽在《长物志》序中说:近来富贵家儿与一二庸奴钝汉,沾沾以好事自命。姚廷遴《历年纪》记明末松江城的风俗也说至如极小之户、极贫之弄,住房一间者,必有金漆桌椅、名画古炉、花瓶茶具,而铺设整齐。想必当时人们见面第一句话不是问吃了吗,而问淘什么宝贝了?”的可能性极大。收藏者队伍的扩大,收藏风气向社会下层浸润,表明收藏已由原属社会上层的喜好逐渐成为社会的时俗风尚,这是民间收藏发展的重要特征。
 
  明代晚期变得更为黑暗,帝王昏聩,吏治腐败,宦官专权,朋党倾轧,边患不断,但凡生活能够满足温饱的人们看到当官治国反而得不得什么好下场,干脆极力追求生活享受,躲进自己收藏世界怡然自乐,然而这许多小事对历史发展方向的作用不容小觑。 
     从我们收藏来讲,大多数人是追涨不追跌。就像农民种地,喜欢跟风。今年萝卜丰收,明年都去种萝卜。其实,真正的赢家往往是那些特立独行者,他们不跟风,逢低吸纳,逢涨抛出。用自己的眼光去买真正有价值的艺术品。盛世收藏,今后的艺术品市场会越来越好,越来越正规。关键是要买到真正的艺术品,而非伪艺术品。


总数:1281129首页上一页下一页尾页 页次:32/129
您是第 28787350 位访问者